研生试剂-研合膜的厚度对量块组合长度影响的分析 用光波干涉法测量量块的长度时,由于量块和辅助平晶的研合质量不同,往往多次测量(甚至尺寸不大的量块)所得结果的分散性会达到(0.05~0.08)μm。因此,量块组合使用时,为了保证良好研合,常在量块表面涂上油膜。但是此层油膜的厚度会影响量块的测量准确度。因此,确定研合膜对量块研合后中心长度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。 我们首先试验了油膜对单块量块中心长度的影响。测定方法如下:量块用汽油洗净后,研合在玻璃平晶上,在柯氏光波干涉仪上测出其长度;第二次测量是将量块涂上较薄油膜,重新研合在平晶上进行;测完第二次,把量块泡在汽油中24h,洗净后,在与*次*相同的测量条件下,做第三次测量。两个分别研合和测量,取两次测量平均值为测量结果,以提高测量准确度(见表1)。 
<CTSM>表1</CTSM> 由表1可见,尽管测量的结果有较大的分散性,可是涂油膜以后,量块的长度缩短了约0.01μm,而不是增长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长度变化是可逆的,即去掉油膜以后,量块仍然回复到原来的长度。 不难理解,出现尺寸缩短的原因是由于涂油膜以后,量块与平晶的研合变得更为紧密,以及量块表面的微小“峰谷”的弹塑性变形所致。由此推论,两量块组合时,若其间有油膜,则表面微小“峰谷”除了变形以外,还可能相互啮合,因而有可能把长度缩短得更多。 如果量块表面涂的油膜厚薄不同,则对由数块量块组成的组合长度又将有什么影响呢?试验的方法很简单,用柯氏光波干涉仪测6块组合起来的量块组合的长度,量块相互研合时,涂有油膜,3组测量,涂以3种不同厚度的油膜。由于目前没有可靠的涂给定厚度油膜的方法,故只能简单地说“3种不同厚度的油膜”。表2中所指的厚度1是涂油于量块表面后,用麂皮擦去,不留用眼可察出的油痕,所残留下来的油膜厚度;厚度2是指用麂皮擦过以后,表面仍留有一片带灰色油痕的油膜厚度,在上述两种情况下,6块量块能保持良好的研合;厚度3是指在量块表面上留有较厚的油膜,量块研合不够牢固,能滑动。在上述3种油膜厚度的条件下,用光波干涉法进行长度测量,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。 
<CTSM>表2</CTSM> 由表2可看出,油膜从厚度1增加到厚度2,量块组合的长度略减少(0.012~0.043)μm,对于每一块量块来说,只减少(0.002~0.007)μm;由油膜厚度2增加到厚度3,据不完整的试验材料,量块的组合长度略增加(0.012~0.074)μm,对于每一块量块来说,只增加厚度(0.002~0.012)μm。不过应该指明,在实际使用量块时,几乎不会涂很厚的油膜,zui多涂至油膜厚度2。 从上述试验中不难得出有实用意义的结论:量块在组合使用时,涂适当厚度的油膜于其表面,有助于量块的研合,防止磨损,而不影响其使用准确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