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生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两类家长,一些人非常依赖抗生素,甚至在带孩子到医院之前就会提前服用抗生素,来“控制病情"。细胞 抗生素不是灵药,可也不是洪水猛兽。为了避免用药出现偏差,充分了解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基本概念是父母必要的功课。 先来做一个判断—— 孩子患上上呼吸道感染,出现发热、咳嗽的症状,病情并不严重。 A 选择抗生素3天好转。B 坚持对症,7天好转。 如果让你选,你会选择哪一个? 选A的父母是积极用药派。他们希望早用药早消炎,让孩子早日康复不受罪,这无可厚非。但是,孩子一生病就用抗生素,这个趋势却是对孩子健康的沉重打击。我们知道,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,他们需要有生“小病"的机会,来促进免疫系统成熟。 所谓的“小病",是指病况不严重的自然感染,例如流涕、轻微咳嗽等感冒表现。生小病时,孩子会感到不适,疾病好转慢一些,但却能激活免疫能力,孩子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对抗细菌或病毒的抗体,能够预防以后感染的发生。细胞 反之,若每次都积极使用抗生素,就会剥夺感染对免疫系统刺激的机会,免疫系统不能很好地成熟,也就不会很好地抵御感染。这也就是越积极给孩子治病,孩子越容易生病的原因。 抗生素只针对细菌和支原体、衣原体等非细菌的病菌有效,而不针对病毒感染,临床上主要用于严重细菌感染。一般来说,轻度的细菌感染人体可以抵抗,中到重度可能不能抵抗,或者会引起更严重的感染,我们就用抗生素帮一把。 普通感冒 80%~90%是病毒所致,抗生素爱莫能助。只有当孩子的症状持续加重、高热不退、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高,或并发中耳炎、扁桃体炎、鼻窦炎等明确的细菌感染时,才需要使用抗生素。zui忌讳的是,一旦呼吸道发现感染,就选择抗生素+抗病物+免疫增强剂,这样非常不利于免疫系统成熟,反而会带来损伤。 发烧发热只是症状,不是病因。如果是因为病毒感染所致,是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的,更不需要静脉输注抗生素。需要提醒的是,不要认为静脉输液是退热的有效方法。 |